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物流风向标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探寻快递利润新支点!顺丰、中通、菜鸟、韵达......

  从丰巢冲击IPO,到京东物流发布第六代无人车技术,再到申通定下目标解决末端瓶颈……各家快递企业摩拳擦掌,一场末端之争,已经拉开帷幕。

  末端争夺战打响

  近段时间,快递巨头们纷纷将目光重点锁定在末端市场。

  先看顺丰。8月30日,丰巢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24年5月31日,公司已累计为3.68亿位消费者及0.04亿位快递员提供服务。在快递末端配送服务方面,公司在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5月31日前五个月分别交付了62.04亿件、58.23亿件、64.63亿件、27.59亿件包裹,呈稳定增长趋势。

  这也是顺丰创始人王卫在顺丰控股、顺丰房托、嘉里物流、顺丰同城后,即将收获的第五个IPO。长期以来,丰巢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亏损。令人意外的事,丰巢在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扭亏,开始赚钱了,据招股说明书,前五个月巢净利润为0.7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19亿元。

  尽管开始扭亏为盈,但截至2024年6月末,丰巢的流动负债净额增加至36.8亿元。对于王卫而言,此时上市似有决定将末端市场蛋糕做大之意。

  业内专业人士认为,丰巢作为顺丰在末端物流领域的重要布局,其上市还将加速顺丰在末端物流市场的拓展,提升整体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不难预见,一旦丰巢顺利上市,其将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再看京东。9月23日,京东物流发布搭载感知大模型的物流无人车技术,并宣布第六代智能配送车将规模化布局。

  据悉,京东物流第六代智能配送车货箱容积可达4立方米,最大可载重1000公斤,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搭载多种格口组合货箱,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不同规格物品的装载需求,充满电后可续航160公里,再度刷新了人们对智能配送车的想象力。

  目前,京东物流已在近30座城市开展智能配送车的运营,服务范围覆盖社区、商圈的快递配送和揽收。从场景应用来看,通过末端配送的短驳模式,对于一些路途较远的路区,京东快递小哥无需往返站点取货,智能配送车可以将货物短驳到小哥身边;对于单量密度大的服装批发市场等地,通过网格仓的模式,小哥专注于商家揽收等增值服务,由无人车将打包好的包裹传回网格仓站点发出。

  此次京东物流发布第六代无人车技术,旨在不断拓宽末端配送的外延,为自己带来新的业务增量。正如京东物流智能驾驶负责人在发布会现场所言,“我们希望整合目前已有的智能配送车和楼宇室内配送机器人技术,以及未来仓到站点之间的无人货车,打造三力接棒的模式,从而构建覆盖物流全环节的城市级无人运力中心,实现从仓库直达消费者门前的无人配送。”

  而申通则选择了为网点赋能。9月23日,申通快递2024年全国网络大会在广州举行,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此次重申“做深、做精、做强”的要求。王文彬表示自去年年底以来,申通已全面解决了产能问题,长沙、哈尔滨、济宁、兰州、西安、新疆等地的转运中心顺利投产,解决了全网大动脉堵塞的问题,目前的全网常态化处理能力逼近7500万单,接下来会重点解决局部瓶颈——末端。

  网点具体怎么做?王文彬强调,要在产能投入、经营管理、客户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全力打造四个“极致”,实现服务体验大飞跃。王文彬表示,申通这张“三位一体”加盟网络的精髓,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精神,每一个网点要应该尽到“我为人人”的责任,拓展品质客户,优化末端服务质量,为快递大网做出贡献。

  除上述企业,针对末端配送的优化,其他快递企业也纷纷出招。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邮政EMS展出T100中型无人机和M10型无人机;韵达携四轴多旋翼飞机亮相;圆通展出智能取派系统;中通宣布将打造中通智驾无人车运营管理平台……不难发现,快递企业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唯有突破末端配送的瓶颈,才能更有效地为其他业务板块注入强劲动力,实现全面赋能与升级。

  离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还有多远

  近年来,随着快递业务量不断攀升,聚焦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日益凸显。一是末端网点的日子更加艰难,网点的利润被严重挤压,派件量大且揽收任务繁重,还要承担可能被投诉的风险……使得末端网点的生存能力堪忧。二是快递小哥流动性大,招人困难,尤其是在新规实施后,不少快递员的收入出现了明显下滑,甚至有人转行送外卖。

  不难看出,对于快递企业而言,伴随快递员紧缺、效率瓶颈、成本高企、服务要求高等痛点,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依然充满挑战。梳理发现,近年来,伴随无人车、无人机的加入,快递末端发生一些新变化。

  先看无人车赛道。一方面,政府指引为末端无人配送领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无人配送车已获准在北京、海南、浦东、杭州、青岛等地区的指定路段和区域示范运营。另一方面,京东物流、九识智能、新石器、毫末智行、白犀牛等企业的争相入局,使得智能配送车迅速成为邮政快递末端配送的新势力。

  此外,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按照中性预期测算,2030年城市末端无人配送领域的产值增量将达到977亿元,如此诱人的市场,也令快递企业看到了新的机遇。

  再看无人机赛道。众所周知,时效是衡量快递服务的一个重要标准。无人机配送作为地面运力的重要补充,给运输时效和寄递体验带来了新飞跃。同时在寄递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各个城市无人机商业化落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以顺丰、美团为例。2018年,顺丰拿到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许可证,其无人机配送服务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并不断向医疗物资、抢险救援、生鲜冷链、跨海运输等物流配送场景扩展。目前,顺丰丰翼无人机在大湾区已实现大规模常态化运营。今年6月,日均运输单量已突破2万票。

  自美团无人机项目启动以来,其发展速度亦令人瞩目。截至2024年6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上海、广州等国内一线城市开通了31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30万单。

  对快递物流企业来说,持续探索无人车、无人机应用,将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值得注意的是,红利之下,这些新兴产业逻辑仍面临三大问题需要破解,即“规模、安全、成本”。可以预见,对于企业而言,聚焦这一领域,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综上,无论推动智能快件箱发展,还是开发智能配送车,抑或是研发无人机,不难发现作为快递行业走在前列的玩家,均将智能化设备视为了撬动末端市场的有力抓手,以期缓解自身末端配送人员的压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体验,而这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本文来源于 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快递,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