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空运新闻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世界级机场群迎来新“明珠”, 让“航线上的大湾区”通达全球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广东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显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项目将于今年开工建设。这意味着,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广州也将进入“双机场”运营模式。广州第二机场“在路上”,将承载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增长的客流,以及大湾区机场均衡布局发展的未来。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发展自然也离不开“交通先行”。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陆海空”立体大通道越发畅通,“轨道上的大湾区”密织成网,“航线上的大湾区”通达全球。发达的航空运输能力和临空经济是世界级湾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民航局在此前发布的《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正是其中关键的一颗“明珠”。


  

      新机场将成为大湾区一个强劲动力源


  根据《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将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多核驱动,澳门、珠海等机场多点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着力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规模和功能,提升深圳机场国际航空服务和航空货运保障能力,完善提升澳门机场服务功能,提升珠海机场保障能力。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协同、绿色、智慧、人文的世界级机场群,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发挥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将为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发挥战略性、基础性作用。作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中的重要一员,广州白云机场及新建机场将成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2023年,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317万人次;去年7月运送旅客604.51万人次,成为自2020年以来国内首个单月客流量超600万人次的机场;单日最多运送旅客22.44万人次,成为2023年国内单日客流量排名第一的机场。今年1月~3月,广州白云机场客流量达1949万人次,全年有望达到近8000万人次;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广州白云机场运送旅客85万人次。而广州白云机场正在运营的两座航站楼设计容量仅为8000万人次,当前客流量已经逼近设计容量。

  如今,新建、扩容正双向发力。为加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目标,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即将动工之际,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有望于2025年建成投用。建成后,广州白云机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除了分担广州白云机场逐渐饱和的客流,也将进一步均衡广东的机场布局,更好地发挥世界级机场群的辐射带动作用。

  该项目落子广州佛山高明,被命名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粤港澳大湾区现有的7个运输机场集中分布在珠江东岸,而佛山当前已投用的只有一个军民合用机场——佛山沙堤机场。建成后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不是单一的空港,而是将成为“机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的立体交通枢纽,在填补珠江西岸航空资源缺口、优化珠三角机场群布局的同时,助力佛山“西进”和肇庆“向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将依托便捷高效的机场综合交通,构建覆盖广州、佛山、肇庆,辐射珠江西岸、粤西和部分桂东地区的航空服务网络,打造珠三角西部枢纽机场,可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机场布局和航空服务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大湾区机场群整体保障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自由贸易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余宗良表示。

  机场群建设助力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目标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所置身的包含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及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等9个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依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引领的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业务规模位居国内乃至全球机场群前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在大湾区内共有7个运输机场、11条跑道。香港机场是国际性航空枢纽,年货运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广州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深圳机场2019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万人次,进入全球繁忙机场行列;澳门机场通达国内外近50个航点;珠海机场通达国内省会及二、三线城市近90个航点。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部门提供的数据,预计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拥有7个运输机场、17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2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将超过2000万吨,客货保障能力将比2020年提升约一倍,建成引领全球、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机场群。未来,大湾区将依靠世界级机场群连通全球。

  “让机场群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统筹协调发展是关键。”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动工,广东骨干机场已齐整‘到位’,分布在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大行政区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应扩大机场辐射范围,统筹综合交通体系,让‘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綦琦表示。目前,珠江西岸佛山、肇庆、云浮、阳江、江门等城市居民航空出行主要依赖广州白云机场。而长期以来,缺乏枢纽型机场成为影响粤西地区居民出行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坐落在佛山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建设,将解决粤西地区居民出行问题,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真正的协同发展还在于整合区内地面交通,调动全要素资源,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激发协同潜力和集聚要素活力。

  完备的综合交通体系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地面物理连接,最大限度消除区位差异。去年底“经珠港飞”政策正式实施后,从内地出发经港珠澳大桥前往香港机场的旅客无须办理香港入境手续,可陆路直达香港机场。业内人士分析称,该项目年服务旅客量有望达到50万人次。而这得益于民航、铁路、公路等立体综合交通协同发挥作用。

  目前,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交通网络重点工程投运,珠江口东西两岸跨江通道陆续建成,广佛江珠城轨、深中通道启动建设,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9.3公里/百平方公里,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基本形成。同时,多网融合也在加速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正在加快接入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等大型枢纽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新机场也将接入轨道交通,未来将实现航空出行与轨道交通运输的互联互通、无缝衔接。不仅如此,香港和澳门也逐渐融入了全国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体系,澳门去年新启用的青茂口岸未来将便捷澳门居民过关赴珠海乘坐高铁列车,实现地面与空中交通更“丝滑”的连接。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航空,货运,行业,发展,